“我的归国路径!”
--访越南归侨张文根
发布日期:2015-06-01 作者:作者:文/图本报记者赵伟 通讯员高咏 信息来源:中山日报海外版

20_s.jpg


24_s.jpg


26_s.jpg


23_s.jpg


25_s.jpg


人物简介:张文根,1927年生于越南海防。祖辈从闽南迁到中山三乡,1941 年回到昆明,1954 年从部队转业回到中山参加工作,先后在教育部门、商业部门工作,1987年离休。
  今年是抗战胜利70 周年,虽已88 岁高龄的张文根老人谈起那段历史,仍记忆犹新。在祖国最混乱的时候,他在越南出生;在祖国命运最坎坷的时候,他毅然孤身一人回到祖国,热血报国;解放战争中,他追求进步,第一时间参军入伍,深入起义部队做思想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放弃原本更好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祖辈为了生存下南洋谋生
  ★记者:张老,您哪年出生?为何会去到越南?
  ★张文根:我1927年出生在越南海防市。说起我和越南的关系,这还得追溯至我的祖父那一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但二次革命失败,国内又陷入了一片混乱,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我祖辈原本生活在闽南,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躲避战乱,祖父带着全家人从闽南迁到了当时的香山县,在今天的中山三乡镇鸦岗村安了家。
  但是作为一户从外面迁来的人家,没有田地,谋生很困难。再一次为了生存,为了家族的生计,祖父带着年幼的父亲决定下南洋,就这样,到了越南海防市。
  ★记者:祖父辈们在越南刚开始肯定也很艰难?
  ★张文根:是的。听我父亲后来跟我讲,最初祖父在码头干苦力,当搬运工,收入微薄。华侨们都一样,初到越南时,人生地不熟,经常受到当地各种势力的欺负;而当时在码头上当搬运工干苦力活的多数又是从中国大陆过去的华侨。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华侨就抱团起来,成立相应的组织。这样一来,别人就不敢欺负了,华侨在当地的生存环境大大改观。在这样好的环境下,勤劳的祖父、父亲在越南的生活工作得到了改变。
  ★记者:祖父辈们在越南是怎么发家的?
  ★张文根:当时越南海关报关工作需求量大,但是人才奇缺,祖父看到了这一点,于是用平时积攒下来的钱送父亲去读书,学成归来的父亲后来做了一名会计,专门从事报关相关工作,收入非常可观。
  落叶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一贯传统,在有了一些积蓄后,祖父安排父亲回到香山老家娶妻。婚后,父亲带着母亲又返回了越南。母亲一共生了我们姐弟妹7人,我排第6,是唯一男丁,上面有5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在我8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当时在越南,华侨子女读书很不容易,条件非常艰苦。为了培养子女,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让母亲带着我们7个姐弟妹回到老家三乡鸦岗村,父亲定期给我们寄回生活费。但是当我读到小学3年级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广州告急,为了躲避战乱,父亲将我们全家又接到了越南。
回国求学艰辛路
  ★记者:那个时候,越南也不安全吧?
  ★张文根:是的,战火很快就烧到了越南,父亲带着全家人搬往老挝。
  ★记者:那你没有随父亲一起去老挝吗?
  ★张文根:父亲一直在华侨商会工作,后来被大家推荐为当地中华商会会长。广大华侨群体为支援祖国抗日,不但出钱出力,而且送自己的子女回国求学,期望将来为祖国出力,为侨胞争光。身为当地中华商会会长的父亲,也满腔热血,毅然将我送回国。
  我正是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回到抗日大后方——云南保山国立华侨第一中学求学,实践读书救国的愿望,但接下来可谓九死一生。
  1942年5月4日,正值校庆暨校运会,当天中午日军飞机54架分两批轮番轰炸保山城,我校部分宿舍被炸着火,当场有15位同学惨遭罹难。次日全校师生狼狈逃奔,到达昆明集中后转入贵州清镇复校。从此,我们这群特殊的华侨学子,与父母断绝了音信,开始了艰辛的校园生活。
  战火燃遍我中华大地,沦陷区众多侨生流亡到大后方四川,国民政府为收容大批侨生就读,在重庆江津五福场开办第二中学。后因生源断绝及其他原因,一中并入二中后更名国立华侨中学。
  在这国难当头的日子里,两校学生从初期二千人,入川后只剩约一千人。苦难的校园生活使我们求学爱国之志更坚。我们亲如兄弟,互助互爱,校园里一派亲爱精诚、努力学业的景象。
  我们都有公费待遇,一日两餐糙米饭,或一饭一粥,每餐总是咸菜或胡豆南瓜。晚上几个同学一盏桐油灯温习。不少同学没鞋穿赤着脚,或者穿着自织草鞋。衣服短缺被褥破烂,严冬更难过,上课时只好在课室内跳跃热身。夜里睡觉三两成堆在一床,互相取暖,热天都到河里洗澡同时把衣服洗净晒干再穿。严冬季节不能洗澡,很多同学身上都生虱子,疥疮。每天要捉虱子,否则虱子多了都爬出衣服外面,终日周身发痒更难受。
  1944年,在“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抗日号召下,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青年军抗日报效祖国。我当年不满18岁,只好留校欢送百多位同学踏上报国征途。哪知入伍集训后正当北上编入胡宗南这个以“反共”起家的军团,我校参军的近百名同学大部分都逃回学校继续学业。不少同学结伴冒着生命危险到延安到太行山去。
解放后选择回乡建设家乡
  ★记者:您的侨校生活到哪一年?
  ★张文根:在重庆,我生活了近3年时间,高三还差一个学期,这时抗战胜利了,为了解决学校的生源,1945年,学校又从重庆迁到了海口,因为海口离南洋近,方便华侨送子女回国读书。
  高中毕业后,我在海南岛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我通过一个同学的哥哥帮忙,到上海暨南大学读书。但不久,国内战争爆发,学潮运动遍及全国。作为一名热血青年,我自然也成为了一名学潮的积极分子。我们高喊“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口号,罢课、游行、示威,与国民政府警察经常发生冲突。为了冲散游行队伍,国民党政府动用了马队、水枪,很多同学都被抓了起来,我也是过着“今天这里躲躲,明天那里藏藏”的生活。还有因为我是侨生,之前的读书费用全是公费,后来学校以我参加学潮为名不再给我发放生活费,我一下子变得无依无靠,生活陷入困顿。
  ★记者:您是哪一年参加部队的?
  ★张文根:1949年5月,上海解放。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到第三野战军华东随军南下服务团当了一名团员。当时这个团有5000多人,后来分成5个大队,我在第5大队。在上海集中训练1个月后,我们开展了2个月的急行军,一边行军一边锻炼,当年11月我们到了福建,接着就是分配具体工作,有一部分团员去了地方,我留在部队。
  这段时间里,我曾经被派到一个起义过来的部队里当军代表,那是一个排的建制。我的工作主要是做思想和宣传工作,给起义过来的战士上政治课,跟他们讲忆苦思甜、阶级教育,提高他们的觉悟,自愿参加人民解放军。
  ★记者:那您又是如何离开部队,回到中山的呢?
  ★张文根:1955年,国家开始实行军衔制,本来根据资历,我可以评上中尉军衔,并且内部已经评好了,就等国家正式颁布命令。当时部队里较左,1954年底的一天,部队政治部有关人员找到我,说张文根,你有海外背景,建议转业到地方工作。于是,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工作近6年的部队。
  本来部队已安排我转业到福建森林厅工作,但最后我选择回老家中山。因为自从1941年回国以来,我一直孤身一人,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我的亲人。在部队的那几年,我一直在寻找他们的下落。毕竟父亲在当地是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通过银行查到了父亲在老挝的地址,联系上了父亲和姐姐们,和他们讲了国内的变化,他们都准备回国。选择回家乡,我主要是想能够和分散多年的亲人团聚。但悲剧发生了,就在父亲准备回国的前夕,他居住的房子着火了,父亲从此离开了我们。父亲去世后,姐姐们也改变了主意,不再回国。
  回到中山之初,我在教育部门工作,但因身体原因,只在学校里工作了一个学期,就到了新华书店。在新华书店干业务员几个月后,我又调到了商业部门,先后在糖业烟酒公司、水产、供销社,主要干“私改”工作,即私人资本改造,小商贩、资本家的改造工作,最后在商业部门离休。
  在中山,我认识了我的爱人,我们1957年结婚,不久我们又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
  ★记者:听说您老离休后还非常活跃,多才多艺。
  ★张文根:(笑)1987年,我在糖业公司岗位上离休。离休以后,我学会了打球,包括羽毛球、门球、台球,我还特别喜欢拉二胡。
  打球方面,我最先是打羽毛球,我还曾代表中山到广州参加老人运动会,但是羽毛球运动量太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身体吃不消,后来改打门球,再后来就开始打台球。打台球,我是通过电视学会的,十多年过去了,我现在已经开始带徒弟了。我带的徒弟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笑),带徒弟我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打赢我你就算毕业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