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将自己的公益服务时间“存下来”,到老年时再换取相同时数的服务,形成互助养老服务模式,这种养老理念被称作“时间银行”。最早由美国人提出,目前上海、广州、青岛等地也相继在探索试行。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建议,“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可落地中山,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
▲市政协委员梁红辉
市政协委员梁红辉介绍,调研数据显示,至2017年底,中山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数为26.9万,占171.2万户籍人口的15.7%,按照联合国老龄化的标准老龄化(超过10%),已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中山开展的志愿者服务已长达30年,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47.5万人。中山市志愿者联合会的“E志愿”平台和团省委“I志愿”平台,均已实现自动汇总志愿服务时数,为“时间银行”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实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对我市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推进完善志愿者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梁红辉举例说,时间银行的显著特点是“双向”的,通过帮助别人获得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提取时间接受别人的服务。其次,通过家人事先“存入”服务时间,在需要的时候为老人“支取”,能缓解家庭照顾老人的压力。此外,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尤其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引入“时间银行”模式,能更好地统筹志愿者的零散时间,可以有效地节约社会成本,解决现行服务机构中资源不足等问题。
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建议,在整个养老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之中,将互助养老“时间银行”纳入其中,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市精神文明办或民政局)牵头制定“时间银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当前,广州南沙“时间银行”已开发社区平台逐步在国内推广,中山可借鉴或者通过购买来进行快速开发建设。
落地到中山时,可结合我市刚刚出台的《中山市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在成立中山市时间银行统一平台的基础上,选取几个小区或养老机构作为试点,建立社区或者养老机构“时间储蓄所”,在社区设置专业社会工作者岗位,对“时间银行”系统进行运行管理。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唐益
◆图+/记者 孙俊军
◆编辑:沙玉兰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