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
发布日期:2018-05-08

这部著作鲜明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风格特点和作为大国领袖的风采。“他善于联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和体会,善于讲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善于引用历史典故,思想精辟深刻、鞭辟入里,同时语言又很生动、接地气,有强大感染力和人格魅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分17个专题,摘录了习主席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演讲等内容,通篇累读以后,能真切地感受到习主席过去4年施政理念的不断完善和演进。该17个专题所反映的内容,也纲举目张地展现在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所描绘的蓝图之中。可以说,该卷是对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的最详细的解读,是我们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大政方针的重要著作。

结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纲,通过学习,本人总结了以下七点心得体会。 

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植根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共同夙愿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从成康之治,到光武中兴,从开元盛世到永乐时期,再到康乾盛世……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其衍生而来的民族气质,是炎黄子孙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源泉。然而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十四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国命才得以残喘延续。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自此中华民族才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奋斗,迈向了富强之路。

建国后,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围追堵截,国家发展举步维艰。在一穷二白的状况下,邓小平同志睿智地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的战略布局,向全世界伸出了和而不同的橄榄枝,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和战略眼光;1992年,为了让全面改革开放之花结出硕果,邓小平同志不顾年事已高,再次亲临深圳,提出了“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的要求。由此,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驶向快车道,同时也走入富裕之路;经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保障了改革与发展道路平稳前行。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全面布局,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特别是在纯洁党性,严惩腐败,治理不作为、乱作为等方面效果显著,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干部面貌为之一新,人民群众无不交口称赞。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民族精神空前高涨,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在此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民距离自己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富强之梦也将实现。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激荡全国上下心弦的历史感召

在中华烟波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周公、孔孟等先贤都有大同梦。他们也都为之奋斗终生,他们的思想流传后世,滋养着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自1921年以来,为谋求中国的民主和复兴,谋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伟大成就,换取了人民的安居生活。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分析研判,深刻认识到当前的发展形势,清醒地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进而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战略目标。

为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更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终实现真脱贫的具体措施,现在看来扶贫的效果明显。2013—2016年我国贫困人口每年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被帮扶的对象大多已经自力更生、兴业富家,贫困人数逐年倍减,中国共产党人忠实践行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承诺。

中国致公党作为参政党,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充分发挥本党与海外联系广泛的特点,推进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交往责无旁贷。有义务也有责任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潮中。

三、改革推动国家发展,是引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动力源泉

中国历来不缺乏改革创新经验和失败教训,一百多年前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时期还是君主专制时期,都进行过多次不同程度的改革。例如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与管仲、战国时期的秦孝公与商鞅;君主专制时期的宋仁宗与范仲淹、宋神宗与王安石、明代隆万革新等等,不胜枚举。但他们改革的目的和结果与今天之中国相比,相距甚远。他们都是富了贵族群体,苦了小民百姓,没有真正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指标来考核自己。

反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过去的四年时间里,习近平同志出席了多场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会议,反复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使改革落地生根”……让党员干部看到了改革的决心,“壮士断腕”、“刀刃向内”成了政府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

当下的改革工作,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工作部署上,体现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战略上,更体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问题上。改革的红利,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即使身居海外的华侨华人都深感自豪。这也成为人民群众坚定不移的支持改革开放的重要动力源泉。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振兴中华国运的根本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保持中国长期稳定、民主和谐的根本保障。中国先辈们早就集成了一套自己的法制体系,虽然在那些时期,只是为保障皇权、驾驭百姓,但其中也不乏可以借鉴之处,取其精华必也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体系。古语有云:“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安;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安。”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习近平同志指明了依法治国方向和必要性。“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在别人压力下做的。”这次全会提出的重大举措有180多项,涵盖了依法治国各个方面。其提出“坚持立法先行,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基本遵循。”

从国家的层面,强调民俗公约、行业规范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有效补充,对基层的民生问题放在了如此的高度,对于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的中国而言,更具有生命力和可行性,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和勇气在此可见一斑。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的,人民才会相信和支持。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参政党的一员,又是国家公职人员,我十分支持、也会全心全意投身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中,坚决守法,做一个合格干部、合格公民。

五、新发展理念,是鞭策全体国民戮力同心的精神动力

变则通,通则达。亘古不变,更是《周易》智慧。理念先行,理念引领新发展,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确定了目标任务:就是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一个新理念的确立,总是同旧理念的破除相伴随的,正所谓不破不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涉及一系列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改革就只能是坐而论道,最终到不了彼岸。”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看,无不是抓住了创新这个“牛鼻子”。“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创新是科学,只有不断的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中国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才能解决虚胖的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善于创新,今人又岂能甘于落后?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掌握历史前进主动权的自我革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发展理念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都是革命的接班人,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中共十八大以来的种种大刀阔斧的改革,真切感受到为了取得新的发展,克服重重障碍,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勇气和坚守。在这一系列思想的指导下,能让全党、全国人民在正确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实现,因为古语有云:“上下同欲者胜。”

六、发展民主政治,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创造

“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积贫积弱,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上不依不饶,在内政上制造干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国家在过去40年中得到一日千里的发展,世界瞩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宗旨,以此来实现和加强党对国家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通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建起全方位、全系统的机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使人民群众在有序政治参与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本质上就是实现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断完善就是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从三者的关系来看,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七、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必须共担的民族大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1998年)的相关条文规定,台湾海峡位于中国的大陆架上,中国对台湾海峡依法“行使主权权利”毋庸置疑,台海问题是中国人民内部的矛盾。

任何势力、任何政党干涉台海问题都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不仅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也威胁了台海安全、地区安全。我们坚决反对外来势力干预中国内政。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更涉及中华民族利益。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必将极大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努力奋斗。

政治安全是根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治方针。解决台湾问题,不仅在政治上实现了国家统一,同时更加有力于台湾政局的稳定。只有台湾政局稳定,台湾才能不受任何外部势力干扰,才能确保中国核心利益不受侵害。

经济安全是保障。台湾四面环海,自20世纪60年代起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现今当局逐步减少对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干预,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和“国营企业”陆续被私有化,抗击金融风险能力弱,一旦出现金融问题,失去外部势力支持,台湾经济必会急转直下,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仅可以推动两岸经济发展,提高台湾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也能够建立新型稳定的经济安全体系,实现两岸经济共同发展,让两岸人民永享和平红利。

军事安全是前提。台湾军民,多为大陆子女,很多人都魂牵故土。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仅能够使台湾获得安全发展的战略环境,同时也能够获得祖国大后方的战略支持,不惧怕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所以,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祖国永远是台海安全、和平的最可靠保障。

十九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原则。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一项伟大事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必然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是民族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繁荣和发展;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能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领域有更全面的了解,能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内政、外交上的施政方针产生共鸣。作为参政党的一员,通读、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是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有效途径。继续加强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学习,将成为我等公职人员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的新常态。


参考材料:

1.中共十八大报告

1.1十八届(历次)全会通报

1.2政府工作报告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2.中共十九大工作报告

2.1政府工作报告

2.2十九届(一、二、三)全会通报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2.4《习近平用典》

2.5《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蔡自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