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致公党员参加省“两会”综述
发布日期:2016-02-24 信息来源: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网站

    2016年1月23日—26日,广东省召开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简称省“两会”)。每年的省“两会”既是过去一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结,又是新一年的谋划与开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必将对广东发展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省“两会”召开期间,广东致公党员中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献策,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社会大众的普遍肯定,新闻媒体也持续跟进进行了有关报道,充分展示了广东致公党员积极参政议政的致公风采。
    一、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参政议政
    广东致公党员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共有15名人大代表和25名政协委员参会,他们在“两会”期间认真履职,积极献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的主题主线以及“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出席“两会”的党员仔细听取和审议了201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踊跃提出意见建议,圆满完成了“两会”的各项议程。
    二、以提案议案的方式认真履职建言
    在省“两会”召开过程中,致公党的代表委员们向省人大、省政协提交个人提案、联名议案、大会发言等众多材料,内容涉及绿色发展、教育建设、医疗卫生建设、地方区域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广东省各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用、有益、有深度的意见建议。
    (一)紧紧抓住绿色发展机遇
    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甚至是更长远发展时期的科学发展理念,广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要紧紧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促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致公党员、省政协委员陈砺在其提交的《关于调整我省能源消费结构,实施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提案中表示,目前,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仍未达到合理区间,如不进行大力度的调整,势必影响减排任务的完成。建议
从模拟预测、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电网改造和碳交易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曾志委员则从技术革新的角度向大会提交了《将固体垃圾焚烧与水泥窑技术提升相结合的建议》提案,他提到,广东省在推进固体垃圾处理新技术应用与推进固体垃圾焚烧技术升级方面进展缓慢,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而且会损害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议应继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戴松林委员提交了《关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及《关于创建黄唇鱼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议》的提案。年海委员提交了《关于建立畜牧养殖污染物排放可追朔制度,尽快完成减排目标的提案》和《关于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产业发展的提案》。
   (二)扎实做好教育建设工作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它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教育强则人才盛,人才盛则国家强,扎实做好教育建设工作,是加快推进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广东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持,而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离不开教育建设工作。致公党员、省人大代表兰红在其《关于解决我省部分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推进问题的建议》的提案中表示,学校建设是教育民生工程,学校建筑质量和安全关系到祖国未来小主人的健康平安,项目难以推进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建议省政府针对公办中小学改扩建工程这项民生工程研究制定出台专门的政策。致公党员、省政协委员刘忠芳也从教育基础设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于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义务教育学校政策的建议》提案,她表示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位紧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教育问题。建议要保证城区住宅小区教育规划用地,强制落实房地产小区配建学校政策等。陈砺委员以工科学科教育改革为视角,提出了《关于破解我省工程学科发展瓶颈,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提案,他提到,在“重理轻工”等错误观念主导下出现了“工科理科化”、工科教师和科研人员与企业渐行渐远、大学生“逃离工科”等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工程学科将难以为我省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建议从转变观念和改革评价机制两方面入手解决上述问题。李惠东委员着眼于海外人才引智工作,提出了《关于落实海归人才政策,避免人才流失的提案》。徐建平委员则从农村基层教育出发,提出巜关于加强我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议》。
    (三)大力推进医疗卫生建设
    医疗卫生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国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提升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而且要提高全民族的身体健康素质,这就需要先进的医疗卫生水平做保障。致公党员、省政协委员刘忠芳就这一领域在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医“治未病”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她指出,从我省将近十年的实践来看,中医“治未病”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应制定“治未病”的行业标准,加大对“治未病”的政策扶持,加强“治未病”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治未病”在基层落地,促进“治未病”与健康产业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治未病”产业。
    (四)协调发展地方区域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各地方区域积极发挥优势能力,加强处于劣势的能力建设,共同构建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规划布局。粤东西北地区是广东地方区域建设的薄弱环节,广东要继续发展、继续腾飞,振兴粤东西北经济,补齐粤东西北短板势在必行。致公党员、省人大代表陈文忠为韶关经济发展连提两篇提案,一是《关于将韶关发电厂扩建工程(2×100万千瓦)项目列入省“十三五”电源建设规划的建议》,他表示,建设韶关发电厂二期扩建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条件已具备,并且经济、节能、环保,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对于加快广东电源建设十分必要。二是《关于优化韶关武广高铁引至广州火车站的建议》,他指出,广州南武广高铁站距广州市区坐地铁接驳大概需要花费50分钟时间,为了减少来韶旅客交通出行换乘次数,进一步方便旅客来韶观光,以带动粤北以上地区经济发展,建设韶关段武广高铁引至广州火车站连接线,照顾珠三角西部区域的客流,不用全部到广州南站出发终到,并且能承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客运。
    此外,在文化建设方面,致公党员、省政协委员李惠东提交了《关于规划建设广东省统一战线纪念园的提案》,徐建平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強我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提案。除了提交个人提案,广东致公党员还各自强强联合提交了众多联名议案。致公党员、省人大代表林伟光等提交了《关于加快我省航空高温金属材料技术发展的建议》以及《关于推进我省智慧医疗卫生建设的建议》;致公党员、省政协常委孙国萍,省政协委员李惠东、陈玮、高全洲提交了《新<环保法>执行中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建议》;李惠东委员、曾志委员等提交了《关于出台政策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基层性医疗作用的提案》;李惠东委员等还提交了《关于推进我省家庭医生服务的建议》;年海委员等也提交了《关于完善污染源监测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实时公布自动监测数据的提案》。
    三、认真准备大会发言,发出有力的致公声音
    在省“两会”期间,广东致公党员的代表委员们在各自界别的分组讨论中踊跃发言献策。如致公党员、省政协委员陈砺在科技组中作了《关于破解我省工程学科发展瓶颈,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发言;徐建平委员也在其小组中作了《加強我省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的主题发言。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省政协大会上的即席发言,致公党员、省政协常委孙国萍等精心准备,以花围脖和高铁图案牌在众多委员中成功抢麦获得发言机会,作了《治理广深铁路沿线环境的脏乱差》的现场发言。
    四、新闻媒体广泛关注致公党提案,展现了良好的致公形象
    作为广东致公党员的代表委员们,在省“两会”上积极进行建议献策,反映了社会大众的心声与愿望,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南方日报作了致公党员、省人大代表兰红《关于解决我省部分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推进问题的建议》的新闻报道;《湛江日报》作了致公党员、省政协委员刘忠芳《关于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义务教育学校政策的建议》以及《关于加大广东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新闻报道;此外,深圳商报记者对徐建平委员在界别发言上作的《加強我省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了现场采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