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寄语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发布日期:2016-06-29 信息来源: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网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我谨代表致公党中央、代表近5万名中国致公党党员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致以崇高的敬意。95年来,中国共产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诗篇。
    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致公党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始终与祖国共命运、同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开放事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去年,我们庆祝了中国致公党建党90周年,中共中央给予致公党高度评价。纵观中国致公党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致公党才有光明的前途和蓬勃的生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致公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政治保障,才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前进。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把政党协商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多党合作事业前景更加广阔。我们将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秉承“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立党宗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努力成为能够反映民声、温暖侨心的合格参政党,为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风雨同舟】 

点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星星之火 
    长期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大力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在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几个月后,“双创”又被写入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双创”战略,致公党中央和各级地方组织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与呼。
  2014年下半年,当时还不为人所熟知的“创客”这一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生群体正在悄然兴起,并逐渐显示出其特有的作用。为深入了解国内创客群体发展现状,探索并发掘其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的潜在作用,2014年10至11月间,致公党中央领导率领调研组先后赴北京、深圳、西安、杭州四地开展“创客群体与创客文化”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共考察了19家有代表性的创客空间和创新型孵化器企业,召开了近10场调研座谈会,分别与近百名科技行政部门干部、业内专家、企业负责人和创客代表进行了座谈。
每到一个城市,调研组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在北京,调研组考察了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关村国际数字设计中心,观摩了3D打印机等智能化工业设备的运作过程,参观了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36氪、创业家、binggo咖啡、车库咖啡等创新型孵化器,这里的创新气氛浓厚,创客们创业的激情和活力给调研组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西安,调研组参观了指尖创客、泥巴创客等创客空间,视察了西安创客大赛的准备工作。调研组观察到,有些创客虽然条件艰苦,仍保持着高度的创新热情。调研组成员对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感慨道:“创客们把想法付诸行动,不在旧领域争第一,而在新领域求唯一;在生活上选择省略号,在事业上追求惊叹号,值得全社会的关注。”
  在杭州,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位于滨江的智慧E谷展厅、阿里巴巴、5050计划加速器和西湖创客汇等有代表性的创客空间和创新型企业。浙江的民间资本活跃,创客与投资人对接的路径也较为完善。座谈会上,调研组专家认为,对于创业来说,智力是信号源,资本是放大器,二者缺一不可,但应以智力为主导,让资本为智力打工。
  在深圳,调研组实地走访了矽递科技、开放制造空间、中国科技开发院,并与孵化器领导、企业代表等进行座谈,共同研讨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小微企业在深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调研组成员一致认为,从战略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全体国民的主体创新。创客作为互联网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致传统制造业变革的一种新模式探索,正在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实现事业梦、人生梦的新现象。
  由调研组专家起草,经致公党中央领导审阅修改后,致公党中央形成了题为“壮大创客群体、培育创客文化”的建议呈报给国务院。该建议提出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创客现象,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加大政策、资金层面的引导和扶持,积极培育创客空间发展新业态;将创客空间引进高等院校乃至中小学,培养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多途径、多渠道模式探索,支持创客群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调研结束后,致公党充分利用各种参政议政平台,大力宣传创客这一新生群体,积极建议政府从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高度,大力培育创客空间新业态,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2015年1月4日,万钢主席陪同克强总理在深圳考察了柴火创客空间。克强总理指出,创客们的奇思妙想和丰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克强总理参观创客空间的新闻播出后,舆论反响强烈,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创客”这一原本不为人熟知的词汇,也成为了大众热议的话题。
  1月26日,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分别在致公党中央调研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次日,万钢主席在党外人士座谈会再次建议重视大学毕业生和海归留学生的就业创业,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发挥市场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会议就加大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政策扶持,鼓励龙头骨干、高校院所牵头举办产业化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打造良好创业创新生态环境等作出了部署。这些举措吸收了致公党中央的建议。
  自“创客群体与创客文化”专题调研始,致公党中央和各级地方组织上下联动,形成合力,通过多种方式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4年,重庆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期间,致公党重庆市委提交的《海归人才在渝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引起广泛关注,被列为市领导重点督办提案,并在2015年被列为市领导跟踪督办提案; 2015年6月24日,致公党云南省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兴建的云科致公实力众创空间正式签约,云科致公实力众创空间是为所有有志于创业的新青年群体提供的全维度创业服务平台,这也是云南首个由省科学技术厅授权的“中国东盟创新中心”和“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2015年浙江省“两会”上,致公党浙江省委会提出了《关于优化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创新环境的建议》《关于提升创客空间 培育创客群体的建议》《关注青少年创客教育 为创新驱动提供人才支撑》等多项建议; 2015年11月4日,致公党河南省委会按照河南省委统战部“凝聚力建设行动”的要求,联合河南省经济合作发展局和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共同创建“双创基地”,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豫创新创业搭建平台;2015年11月17日,致公党湖南省委会和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举办、主题为“海创联盟,合作共赢”的第二届青年海归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致公党湖南省委会联合相关部门、高校、创业园以及留学人员创新创业企业成立“湖南省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着力打造政策引领、创业辅导、在线教育、投资扶助、基地孵化、加速催化相结合的“全链条”式服务模式,支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和致公党中央留学人员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引凤工程”也一直把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作为引凤的主旨之一,“引凤工程”举办7年来,先后吸引120多名高层次人才回国,其中1人入选“千人计划”,4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2016年的“引凤工程”还将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主要参赛对象是参加第七届“引凤工程”的海外留学人员、历届引凤工程落户人员。
  创客调研成果落到了实处,为“双创”鼓与呼也取得了实效,这极大地鼓舞了致公党各级组织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围绕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积极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空间巨大,大有可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民主党派准确把握历史定位,明确历史责任,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体现。致公党中央和各级地方组织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服务改革与发展大局,为执政党和政府谏真言、献良策,一定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