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高层建筑已然成为市民的主要居所,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交通工具,逐渐突显出其重要地位。随着电梯数量数以万计的增加,电梯事故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特别是一些老龄电梯的事故频发,使电梯安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我市老龄电梯概况
电梯产品在我市的大量使用,基本上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我国至今没有关于电梯寿命和强制报废制度,也没有针对老龄电梯制订的强化维保工艺要求、检验标准等制度,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山全市15年以上在用电梯为850台,其中客梯300台,扶梯53台;10年以上的在用老龄电梯数量4068台,其中客梯1242台,扶梯239台,约占在用电梯总量的10%。
通过调研方式了解到,我市10年以上客梯、手扶电梯在年检中,不合格的客梯有277台,不合格手扶电梯78台,这仅为例行检查的情况,如果对10年以上电梯进行全面评估的话,隐患将会更加突出。中山市老龄电梯的分布主要以石岐、小榄等老城区为主,这些电梯运行过程中存在电气元件和线路老化、机械部件磨损等安全隐患,运行质量极不稳定,故障的发生常常不可预测,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我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电梯安全的监管和宣传工作。一是严把源头质量,加大监察力度,督促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二是通过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方式,加强了对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主动联合中山日报、市广播电视台等我市主流媒体,以新闻报道、主题教育、专题访谈等各种形式先后近10次向市民宣传电梯安全知识,还举办了多场现场专题讲座。据统计,2015年共免费发放《乘坐电梯、自动扶梯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挂图20000份,安全知识小册子5000份以及其他宣传资料1000套。三是政府部门联合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邀请主流媒体进行实况报道,提高市民乘坐电梯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增进文明乘梯安全乘梯知识的了解。
二、我市老龄电梯存在问题
(一)管理制度有漏洞,现行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的不足,维修工技能与维保老龄电梯不相适应
早期小区缺乏物业管理制度,房屋维修基金缴纳标准较低,电梯维修基金被历任物业公司挪用的情况也不少见,物业公司的收支仅能勉强维持。目前,电梯现行标准中对在用电梯的使用年限和报废要求尚无明确规定,对改造电梯也无具体的技术规范。由于电梯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老化、损坏、故障、甚至出现事故。此外,早期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不完备,许多电梯日常使用没有固定的维保单位,出现故障以后临时请来技术人员应急修理一下。由于没有法规、合同和经济利益的长远制约,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顾原始电路的逻辑性,私自简化电路,甚至短接安全回路和门锁回路,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电梯原始资料、电路图纸保存不完善
由于责任主体落实不明,使用单位也不重视电梯原始资料、电路图纸的保存,导致状况不良的电梯想要进行大修、改造时,由于原始资料不完整而得不到批复。现在虽然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对维保单位进行了比以前有效的的监管,但老龄电梯原始档案和维修资料的匮乏、零配件供应的麻烦和维保成本的考虑也使维保单位对于老龄电梯普遍采用应付了事的态度。
(三)资金投入不够,电梯日常维护工作开展困难
我市老龄电梯以早期的小区电梯为主,由于历史原因,多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居民的负担能力较弱,居民类型复杂(有出租户、有空置户等),收取电梯日常维持的基本费用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电梯安全运行所需要的维护、大修、改造资金有限,在电梯保养单位的选择上物业公司多以维保费用最低为参考点,形成低价低质维保服务充斥电梯市场的现象,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
建议:
(一)规范老龄电梯维护保养市场,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加强对电梯维保企业的管理,提升老龄电梯的维修保养质量。
1.开展“中山市电梯维保企业质量评级”活动
对全市维保企业进行量化评分,根据量化评分实行分级管理,达不到级别的限期整改,对于级别高的企业颁奖给予鼓励,并根据不同的级别制定不同的服务指导价格,消除维保市场的低价恶性竞争现象,促进市场良性循环。对老龄电梯维保单位和维保人员进行严格要求,承担老龄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应该是实力较强的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法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的单位。承担维护保养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作业人员资格而且具有丰富的电梯维修经验;维护保养过程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并落实现场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同时,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2.加强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管理和监管措施
完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备案制度,细化对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规范的要求,明确其安全管理职责。可以对不同品牌的电梯运行状况进行汇总,整梯和关键部件的故障率等数据都可以分品牌进行评估。并定期对相关数据进行公布,便于市场选择。一旦有电梯品牌符合退出市场标准,将采取行政强制手段。在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由中山市电梯行业协会牵头负责编制《中山市电梯维修行业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让企业自觉接受协会组织的行业自律的各项检查,共同维护电梯维保市场秩序,确保维保服务质量,保障电梯设备运行安全全。
(二)实行电梯可追溯制,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通过建立中山市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每部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一直到报废,每个环节都要做记录,如果电梯到达老龄阶段发生故障,可直接追溯到源头。电梯的这份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电梯出厂时随附的设计文件、型式试验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应急处置技术指导文件等;也包括隐蔽工程资料及电梯安装、改造、修理施工过程记录,重大技术问题处理文件等;此外,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安全保护装置定期校验、检修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报告、安全评估报告也须包括在内。
(三)对老龄电梯安全隐患防范,关键在于加大力度开展全市老龄电梯安全评估工作。
1.安全风险评估的作用及意义
电梯检验检测单位通过完善技术力量等手段,促进和加强老龄住宅电梯安全检测评价工作,通过开展安全评估的方式,为老龄电梯提出修理、改造、更新诊断建议,为地方政府提高老龄住宅电梯安全性提供技术依据。
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先进检测仪器设备,对在用电梯运行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检测和分析,通过对潜在的影响电梯系统运行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电梯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分布部位、数量、故障概率以及严重程度等影响电梯系统寿命周期内的安全状况,从而提出采取降低风险的对策和措施。其具体作用有:
(1)有效预防老龄电梯事故发生。通过开展电梯风险评价工作,识别电梯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定风险等级,然后制定和采取防护措施,从而能够实现电梯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积极干预,消除或减少老龄电梯安全事故隐患,降低安全风险。
(2)弥补电梯现行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的不足,增强其实用性。通过电梯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帮助使用单位决定对其采取合理可靠的措施和对策。这有利于弥补和增强我国现行相关电梯标准、规范的实用性。
(3)为电梯的大修、改造、更新提供专业咨询意见。由于电梯的大修、改造、更新专业性较强,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及电梯大修改造单位之间容易因经济利益关系产生矛盾,引发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由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对老龄电梯进行电梯安全风险评价,出具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电梯风险评价报告,可作为对电梯大修、改造或更新的依据,对协调各方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
2.筹措资金,分步骤逐年开展全市老龄电梯安全评估工作
开展老龄电梯评估的最大难题是资金投入,根据广东省在用电梯安全监督抽查任务,2015年第一阶段我省主要城市开展老龄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补贴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广东省主要城市开展老龄电梯安全评估补贴情况表
地点 | 广州 | 深圳 | 东莞 | 佛山 | 珠海 | 惠州 |
数量 | 200 | 300 | 300 | 200 | 200 | 300 |
每台补贴(元) | 6500 | 6500 | 6500 | 6500 | 6500 | 6500 |
合计(万元) | 130 | 195 | 195 | 130 | 130 | 195 |
建议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将电梯安全评估列为中山市政府惠民实事范围,由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对我市在用超过10年的电梯开展安全评估工作,优先安排医院、政府办公楼、商场等人流量密集的公共电梯和电梯使用年限长、事故率较高的电梯进行安全评估。由于我市老龄电梯数量过大,应分步骤逐年进行完成,假设每年完成300台老龄电梯的评估,按每年政府补贴6500元计算,每年政府需补贴195万元人民币。
针对老龄电梯尤其是老龄住宅电梯的安全使用现状,社会各界已经取得了广泛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在电梯的大修、改造、更新过程中,政府、电梯安全监管部门、使用者、物业管理单位、电梯维保单位都应在各自的角色范围内发挥应有的作用,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协调一致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相信通过部门联动、齐心努力,一定可以更好地促进老龄电梯安全整治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保障老龄电梯的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