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制造业技能工匠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4-13

一、背景

面对当前全球“回归实体”的发展趋向,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其中明确指出了我国制造业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主导优势的高端技术和具有独特优势的生产技能。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提出“工匠精神”的议题,并引起极大反响。2017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此打造出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进入重质量的新时代。不仅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中山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珠三角制造业强市,制造业在其GDP的占比达38.5%(2016年),面对当前严峻的全球竞争压力,不得不从以往追求速度增长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向通过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谋取进一步的发展。世界制造业巨头的经验均充分体现了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技能工匠。因此,探索推行制造业技能工匠,将对中山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才有可能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中体现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附加价值,摆脱长期处于全球价值分工低端的窘境。

二、制造工匠缺失的根因

技能工匠的缺失,对中山制造业发展存在诸多影响。多数企业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上,未能做到持久。在产品质量层次上,虽然许多企业都在追求质量的稳定或逐步提升,但是大量企业在遇到经营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其在质量要求上容易放松。从产品创新层次看,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产品不断创新的重要性,并开始加大研发,但由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创新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在这个层面上依然处于追赶阶段,其中很多企业仍然以模仿创新为主;在产品档次层面,无法通过较高的产品质量、突出的新产品创新能力和强势的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多数工业企业还未摆脱“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目前,多数企业在经营上较为短视,缺乏持久的专注。大量企业较为短视,往往本着“什么赚钱就干什么”的思路经营企业。在业务选择、产业进入以及规模扩张方面缺乏战略性考虑,更没能本着工匠精神专注于企业核心业务或产品。长此以往,也就难以获得长久的竞争力,产业的创新性发展也就任重而道远。究其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缺乏传承“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

“工匠精神”的缺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社会上对工匠还不够重视。产品要想质量好,必须提高技术工人的素质,他们的技术水平要提高,社会就要尊重他们,营造一种尊重工匠的氛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那些耗费体力、进行重复劳动的工匠们,与舞文弄墨的读书人相比较,他们的地位是卑微的,尽管他们创造了很多令人惊叹的物质文明。古代中国,各种职业之间的地位顺序按照“士农工商”排序,手工业者的地位比较低,这妨碍了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手工业者行列,同时也会使有能力的手工业者及其后代在条件具备时,脱离手工业生产,这在人才要素方面限制了技艺与工匠精神的传承。这种思想观念一直延续至今,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观。很少有人愿意传承手工技艺,工匠精神的失落在所难免。“重眼前,轻长远”的实用价值取向,延伸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工作思维,不择手段的追逐利润最大化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产品质量低劣、工艺粗糙,“中国制造”似乎已经成为“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不敬业,不进取”的职业道德生态,使得员工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足。这与手工艺人特别是技术卓越的工匠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德、日等制造业发达国相比,我国没有形成“重职主义”社会,在这种环境下,也就难以形成心无旁骛地从事自己工作的工匠。此外,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处于赶超阶段,从上到下整个社会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赶超心理,过分追求速度,加剧了整个社会的浮躁和对工匠精神的排斥。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便是,多数企业没有把精力长期专注于产品品质提升,也就没有很好地践行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未能融入现代工业

我国近代手工业与现代工业之间突出表现了取代关系,没有促进“工匠精神”与现代工业的有机融合。尽管很多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但是工匠身上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的精神品格是代替不了的。随着洋务运动兴起,现代化的机器化生产才逐渐开始引入国内。在此过程中,较长时间内都是机器化生产和手工业共存,但是机器化工业生产和工匠精神却没有真正融合。当时小手工业者生产受到官僚资本和民族大资本的压迫,个体经济十分不稳定,传承工匠精神的环境缺失,多数手工业者随时面临破产的困境。新中国成立后,以建成现代化生产体系为目标,逐渐对私有化的手工业生产体系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工匠精神失去了进一步发扬的环境。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均按照计划生产,企业外部缺乏竞争的压力,内部没有不断追求产品品质的内在动力,“工匠精神”存在的经济土壤缺乏,最终造成整个工业领域普遍存在产品种类少、质量差、成本高的现象。而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模式为粗放型模式,各界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关注高于增长质量。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大进大出”,在投入端体现为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在产出端体现为依靠大量销售产品来获取收益,企业利润率较低,经济效率低下。在这一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极快,企业通过简单生产规模扩张即能获得利润的快速提升,而根本无须考虑其他发展战略,工匠精神不具备生存条件。在粗放型模式情况下,从政府到企业普遍重视GDP、企业规模等数量性目标,这一现象扩散到整个社会,营造出一种过分关注财富增长速度与数量的浮躁文化,与工匠精神伴随相生的专注、不受诱惑的文化内涵相悖。

(三)缺乏支持“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制造2025》深刻提出了将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走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而很长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忽视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教育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导致当前的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与目前的经济发展需求产生结构性矛盾,造成技术工人短缺。近年从国家到地方虽在职业教育上开展了很多工作,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因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精准,专业招生比例、教学内容与产业的对接不深等,难以培养出致力于行业发展的工匠型人才。目前中山制造业在岗技术工人的年龄结构普遍“老化”,年龄断层现象严重,一些专门的技术以及操作技法得不到传承,导致部分企业只能依靠退休多年的老员工来支撑关键岗位。在校生未能本着工匠精神来发展自身,他们很容易迷失学习和生活的方向。从业后因缺乏社会或企业的职业发展规划的正确引导,缺乏职业安全感和职业发展需求的满足感,企业对之的培训也缺乏长期、系统性战略支持,科学积累技能的目标不容期待,很难成为“工匠型”人才。工匠的缺失不仅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也削弱了企业人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同时还将制约企业技术、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严重影响制造企业的升级发展。

建议:

(一)营造“崇尚工匠”的社会环境

工匠精神涵盖了对于职业技能的极致追求、对于职业操守的专注坚持和求巧求新的创新精神,它充分体现了对高尚的人格和完美事物的追求,对于提升全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和价值认同感的培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首先需要在全社会传播、弘扬工匠精神,除了职业群体通过自身的身体力行示范带动外,更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规范、有序的外部制度环境。其次,应当通过政府、媒体等平台,发掘更多隐藏在我们身边的能工巧匠的故事,引导人们踏实做人、静心做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使社会形成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追求尽善尽美的风气。通过文化再造、源头培育、社会滋养,使工匠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接下来,需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多方开展针对产业工人的技能提升培训,设立鼓励钻研精神和创新导向的激励制度,完善职业社会保障等全面的激励制度体系,以此引导培育产业工人精益求精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进而,能够提高技术工人的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让其更加认可自己的技工岗位,从而安心工作。最后,可借鉴美国做法建立工匠精神中心,通过教育、社区服务、研究等方式,来保留和延伸工匠技能。与此同时,借鉴日本做法,制定保护工匠作品的规章制度,并给予工艺传承工匠适当的补贴,形成“崇尚工匠”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将“工匠精神”植入现代制造业

从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手工业时代,工匠精神紧紧和工匠个人或者家族连在一起,具有鲜明的人格化特征。但随着分工的不断延伸及现代雇佣关系的兴起,传统工匠精神存在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趋于瓦解。工匠精神所依托的主体越来越倾向于脱离具体的人,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企业文化,通过这个文化再影响到具体员工。因此,首先政府需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实行有利于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政策。大力推崇“工匠”产品的制作,并在实施过程中对这些推行企业给予诸如税收、奖励等具体政策的支持。其次,多途径帮助企业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中,让企业家充分认识到这不仅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养成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有也利于凝聚形成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追求,促进企业长久发展。接下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改善目前企业家倾向于开展与核心产品不相关的多元化举措,以及通过资本扩张而获取规模扩大的做法。帮助企业家们专注核心业务的精工细琢。最后,可参考德、日两国做法,建立与中山产业对接,严格甚至苛刻的行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来推进“工匠精神”。

(三)完善培育工匠的教育体系

工匠精神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长期不懈的努力。营造好了工匠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对工匠与工匠精神有一个理性平和的认识后,还需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全方位育人中。将工匠精神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工匠精神。首先,教育管理部门需落实不同学龄阶段工匠精神的素质培养目标。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在初高中阶段的“科学”科目中,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知识、热爱技术发明”的现代科学精神。对于中山的高校,更需全方位以工匠精神来育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中山产业特征,突出工匠精神的文化熏陶,利用条幅标语、多媒体、自媒体等手段,开展工匠精神的宣传工作,将学生置于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中。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利用与企业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企业的文化,提升职业精神感,进而养成工匠精神;加强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创业思维训练,以及专业岗位技能培训”,让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迅速适应各工种的需求,在长期的工作历练中,成为杰出的工匠或技术工程师。接下来,政府要引导企业成为培养杰出工匠的摇篮,帮助从业后的职员升华为工匠。并且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可对企业采取特殊鼓励措施,在政府公租房中,拿出固定的比例定向分配给职业工匠。最后,在职业资格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下,加强工匠的职业资格认证,也是确保工匠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需将工匠精神社会化、具体化,同时融入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高度重视职业资格认证,增强应用型人才对自身职业的认可度、敬畏感和荣耀感。在加强职业资格认证过程中,一方面,要拓宽认证内容,将职业道德等纳入考核范围;另一方面,要改革认证方式,将持续性考察和终极考核相结合,应用型人才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后,要在实际岗位工作满一年或半年,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后方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此外,应严格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方式和途径,提高应用型人才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使学习者真正拥有高职业资格水准。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步伐的快速迈进,以制造业为依托的实体经济已成为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制造业领域,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技术很容易拷贝,而工匠绝无仅有的技艺难以被轻易复制。工匠精神是强国之路、提升企业生产力的重要内在支撑。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异常激烈,再工业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工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充分认识现代化进程中工匠精神不足的原因,培育出千千万万的制造业工匠,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精力集中于自身核心业务,在相应领域真正形成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抗衡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是各级政府需认真思考与行动的方向。中山需要制造工匠,但其形成需各方长期不懈的努力,并将其作为一个社会工程来推进,进而推动中山制造业走上制造业强市之路。


相关新闻